
認識自己,並覺察你與他人的關係。
— 一項揭示性格與相容性本質的測驗 —
型別導向的決定版「性格 × 相容性」評估

以科學性的性格測驗與相容性分析,揭開你與他人的真實面貌。
性格分析
透過深入的性格分析來理解自己。
首先,找出你所屬的性格型別。透過詳盡的解說,你會發現那些過去未曾意識到的自我面向。
你屬於哪一型?
- 重視偶然性的類型
- 重視氣氛型
- 以創意為先的類型
- 靈感直覺兼具謹慎的類型
- 追求新奇的類型
- 冷靜挑戰型
- 認真踏實型
- 溫和踏實型
- 溫柔熱情型
- 內心蘊藏熱情型
- 熱愛孤獨又充滿熱情的類型
- 崇尚獨立與孤獨的類型
- 自我風格的美學主義者
- 喜歡共享風格的類型
- 孤獨卻渴望連結的一匹狼類型
- 不干涉且獨立步調的類型
相容性分析
藉由相容性分析,探索與身邊人建立連結的新方式。
你們將會看見彼此隱而未見的一面。
不依賴五大人格,我們的相容性分析幫你了解你與他人的契合程度。
我們提供具體建議,說明兩位完成性格測驗的人如何開始互動,以及如何經營良好的長期關係。(相容性可遠端評估,無需當面見面。)
人各有異。傳統的相性類 App 多以五大人格為主流,但五大人格難以捕捉「在不斷變化的活生生的人之間」那種微妙的「相容性」細節。
本 App 結合榮格心理學、Cloninger 的「氣質與性格理論」、以及「多重迷走神經理論(Polyvagal Theory)」,提供高精度的相容性評估,並給出建立健康長久關係的提示。
不只侷限於戀愛,能依關係脈絡進行相容性評估與分析的唯一 App。
如果對方是你的朋友?同事?工作夥伴?戀人?親子?我們也會依情境脈絡分析相容性。
從兩人容易踩到的共同坑,到建立長久連結的訣竅,這是少數能超越戀愛範疇、橫跨各種人際關係進行相容性評估的 App。
本 App 的特色
這款性格與相容性 App,明確跨越了五大人格、MBTI 等傳統工具,提供「有實證基礎且具臨床視角」的評估。以超過 300 名一般成人的資料進行多變量分析來篩選與解析具意義的題項,並以 100 對以上情侶的真實相容性進行驗證,使性格與相容性評估更具實務預測力。
由臨床心理師福島哲夫開發,集多年臨床經驗,並結合對大學生等非臨床族群的研究與教學。
因此,評估不僅是「分派一個型別」或「列出高低落點」。我們著重於「如何理解自己的性格」,以及「若想改變,該如何開始」。就相容性評估而言,我們在與許多情侶核對其關係實況的同時撰寫內容,目的在於協助你們朝著「對彼此更舒適的關係」邁進。
每一組配對我們都會使用稍具衝擊力的標題以提升記憶點;然而請不要過度執著於標題本身。請閱讀解說,並以建立更好的關係為目標。
當然,五大人格與 MBTI 各有其優勢。五大人格能「概括行為傾向」,但往往止於指出哪個特質高或低,容易讓人產生「那對我而言代表什麼?」的疑問。就此而言,雖然其效度高,但在日常實務上的可用性可能顯得有限。
反觀 MBTI,雖然容易理解,但效度偏低。過度聚焦「是哪一型」會讓人忽略更細緻的個體差異,型別標籤也可能讓認知產生偏差。
我們的作法,是以 MBTI 同樣的「型別標籤」為起點,但不受其拘束;同時融入 Cloninger 的人格理論,以及社會心理學與人際/戀愛研究中重視的面向——例如「傾向尋求相似」或「被差異所吸引」——再加上福島教授 40 餘年的臨床與教育經驗,回應「每個人如何朝更好的方向改變」這個核心問題。
此外,App 內建高度實用的支援功能,會依你的性格型別,以清楚、具體的語言提供「今日建議」。它不以一次性的診斷作結,而是聚焦於關鍵字「今天」,強調如何把自己運用在日常生活中。所有型別的共通點是:不是否定你的個性,而是理解它——並以前瞻視角,思考如何在關係與工作中調整並加以發揮。
不用再對自我性格或與對象的相容性抱持模糊不安,你能具體把握「此刻就能做什麼」。這樣的設計能減輕心理負擔,並鼓勵踏出正向的第一步:「先從做得到的開始。」
早上閱讀,它可成為當日的行動指引;晚上閱讀,它可成為當日反思的提示。這種彈性便是其魅力之一。
我們在本 App 中重視的是:以日常的小提示,讓你能「忠於自己——同時不致與人群疏離」。也就是說,這是一款面向現代生活的私人嚮導:認識自己,並逐步與他人建立舒適的關係。願它成為你旅途上的安心路標。
- 關於「榮格心理學」「Cloninger 的氣質與性格理論」「多重迷走神經理論」
-
本 App 結合榮格心理學、Cloninger 的「氣質與性格理論」、以及「多重迷走神經理論(Polyvagal Theory)」,打造出與眾不同的性格與相容性評估。榮格心理學以內向/外向為基本區分,並透過「思考、直覺、情感、感覺」四功能理解人的行為。相較五大人格更為複雜,但熟悉之後,對於行為的解釋與預測力更強。
Cloninger 的人格理論是現代取向,釐清了「新奇追求」「自我超越」等特質,並與神經科學與遺傳研究相連結。
Porges 的多重迷走神經理論,從交感/副交感神經與迷走神經功能失衡的神經科學觀點,闡明喚起與平靜、壓力反應、社會性與親密感。
我們的 App 以榮格的型態學為基礎,加入前導研究與統計分析,同時吸納 Cloninger 的理論與多重迷走神經理論,並參照神經科學與遺傳學的最新知見。
- 五大人格與本 App 的差異是什麼?
-
五大人格(Big Five)是以認知向度來分類我們如何認識自我與他人的性格(自我認知與他人認知)。其研究在全球反覆驗證並廣為接受。然而,它著重於認知,而非實際行為的預測。尤其在預測來自人際互動的行為——也就是相容性——方面,效用有限。
舉例來說,大家都知道音樂有爵士、搖滾、J-POP 等「風格」。但若要談旋律如何構成、採用哪些和弦進行,則需要另一套理論。同樣地,本 App 以榮格心理學、Cloninger 的人格理論與多重迷走神經理論的洞見,來處理「行為預測」這件事。

監修:福島哲夫 教授
大妻女子大學人間關係學部 教授(系主任)
成城心理諮商所 所長
三十多年來,我致力於以適合當代日本人的方式,介紹、實踐並研究榮格心理學。作為臨床心理師與公認心理師,我也在成城心理諮商所提供多樣的諮商服務,並累積了豐富的戀愛諮商、伴侶諮商經驗。
基於長年諮商經驗,我的座右銘是:「愛由相容性滋養。」換言之,若能遇見與你契合的人,愛自然會萌生。這不只適用於戀愛,也適用於友情與職場關係。
我相信,幸福的關鍵在於每個人都能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朋友、伴侶與工作,並活出真切的自我。這份信念,正是開發本 App 的起點。此外,我們不僅採納榮格心理學,也融入 Cloninger 的氣質與性格理論與 Porges 的多重迷走神經理論,提供最前沿的性格分析。
只要安裝 App(免費),即可輕鬆上手。
支援作業系統:iOS(Android 版即將推出)